学校首页| 信息门户|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开展学术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3

4月19日上午,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教授应邀在我校致远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数智赋能高校“大美育”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院长李巧伟教授主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林华军陪同出席,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何利华亦亲临现场,舞蹈学、音乐学专业的师生们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明文军教授全面阐述了当代中国艺术工作者所必需的五大核心素养。他指出,当前艺术领域存在“技法精湛而思想空洞”、“迎合市场而丧失立场”等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时代命题的认知缺失。在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懂‘事’”已成为艺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谓“事”,即要求创作者具备把握时代命题、回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具体分解为“懂世界、懂时事、懂国情、懂艺术功能、懂艺术规律”五维素养体系,“懂事”不仅指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求建立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察。艺术创作的本质是思想表达与社会对话的过程,唯有将个人技艺与时代需求相联结,才能实现艺术价值的真正转化。

最后,明文军教授向在场的同学们提出寄语,作为“睁开眼睛的观察者”,需建立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成为“俯下身的记录者”,要在田野调查中捕捉鲜活的时代切片;担当“打开胸怀的交流者”,则要构建跨文化对话的话语体系。这种多维度的身份自觉,将推动艺术边界的持续突破。

4月19日下午明文军教授应邀在我院舞蹈楼进行舞蹈创作指导。此次指导活动由副院长、编导刘小标教授主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林华军、院长李巧伟教授陪同出席。

明文军教授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创作舞蹈《东方红》《二月二》等作品,获“荷花奖”“桃李杯”等重要奖项;曾担任“北京2008年残奥会帆船比赛闭幕式联欢晚会”、中国国际海洋节主题晚会“远航”总导演等,具有丰富的艺术创作与策划指导经验。

本次活动以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十八洞”主题舞蹈创作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为切入点,通过主题讲座、作品剖析、现场示范等环节,对舞蹈主题提炼、民族舞蹈语汇创新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指导会上,明文军教授对此次展示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作品以十八洞村村民生活中的“板凳”为素材,在创作过程中既保留了浓郁的湘西风情,又展现了极富创意的元素。他强调,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必须深植于文化母体之中,同时,还需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情感共鸣点。

据音乐学院副院长、舞蹈学科带头人刘小标介绍,此次指导会是“以评促创、以赛促教"的重要实践,后续将建立相关指导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编辑:钟燕婷

审核:

一审熊  琦

二审唐珍妮

三审陈思玥